白血病概述

2017-04-27 10:41:49 来源:
分享:

白血病俗称“血癌”,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复制的恶性血液病,其复制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1步分化成熟的能力,停滞在细胞发育的某1阶段。这类细胞不断增生,致使正常的造血细胞被排挤,成熟细胞减少,就会出现发热、出血、贫血等表现。

有关资料显示,白血病约占恶性肿瘤总病发率的3%,是儿童和青年人群中多发的恶性肿瘤,从世界各国的病发资料看,欧洲和北美的病发率最高,死亡率约为3.2~7.4/10万人口。亚洲和南美洲的病发率较低,死亡率约为2.8~4.5/10万人口。

致使白血病的缘由目前尚不明确,很多因素都被认为与白血病病发有关,如感染、放射因素、化学因素、遗传因素等。

根据白血病的细胞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,临床上分急性和慢性两大类,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,多为原始尽早期幼稚细胞,病情发展迅速,若不加以医治,几个月内就有致命危险。慢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,多为较为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,病情发展缓慢,自然病程为数年。

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白血病的医治效果已得到明显改良,乃至很多患者都已取得治愈。但不可否认的是白血病的医治是1个漫长的进程,不能一挥而就。白血病的医治措施为综合医治,不但需要医护人员的医治与护理,也需要社会及患者家人的关注与支持,更重要的是患者本人的配合。

分享: